爸媽一定要知道系列Ep12:6個策略幫助孩子有效發展自我調節能力

--

年節過完開工前夕,大人們通常必須做好調適,把身心靈的狀態調整到平常的上班模式,但對於一些家長來說,要準備的不單單是自己上班而已,還要面對另外一層的焦慮。

「孩子開學的第一天能夠乖乖地上學嗎?」
「孩子會不會又像上學期一樣,一下頭痛一下肚子痛,給我一大堆理由呢?」
「最近都無法好好坐在位置上!」
「你家孩子上課的時候嘴巴一刻也停不下來!」

相信上方是很多家長在假期之後時常面對的情況,在連假期間總會有一路睡到天荒地老、肚子餓了自然就會有東西吃又或是戶外活動多多導致午覺直接跳過的假期模式。很顯然若維持這種模式回到校園中,孩子只會變成學校老師眼中的麻煩人物,進而造成整間教室的困擾!

Photo by krakenimages on Unsplash

這可是連成年人有時候都必須「鼓起勇氣」才能逐漸轉換心情面對返回工作崗位的現實,我們怎麼能期待一個孩子能夠一步調整到位呢!我們更可以預見孩子與家長在轉換過程中遭遇到情緒、行為更甚之生理上的狀況與問題。

自我調節與大腦

人能夠順利適應環境的轉換,自我調節能力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這與人的大腦前額葉有很大的關聯,它讓我們能暫時停下來思考,然後再採取行動。在這一刻,我們可以進行反省、考慮其他的觀點與可能性、同情他人、敲定計劃,推理,最後做出正確的決定來解決問題。擁有良好自我調節能力的孩子在開學之前,甚至在開學之後,能更好的覺察自己並且調整至合適「上學」的最佳狀態喔!

這裡提供6個策略來支持孩子發展良好的自我調節

1. 別急著對孩子下指令,幫助孩子認識背後的原因以及實際的目標
動機永遠對孩子有深遠的影響,讓孩子理解為了達到目標,就必須「稍微」加強控制自己的衝動,別小看「稍微」,一步一步累積,孩子也會明白自制帶來的優點。例如「為什麼在親子館聽人講故事時,為什麼不能大聲說話呢?」「因為這樣子我們才能夠聽到故事中最精彩的內容阿。」幫助孩子認識原因與目標,為他們的衝動提供時間和空間的緩衝,逐漸調整自己的狀態。

2. 協助孩子察覺自己目前的狀態與感受
我們知道孩子的大腦功能尚在發展階段,3歲的孩子開始建構初期的自我調節能力,直到7歲快速發展,會一直持續到成人時期。過程中不一定每次的嘗試都能盡如所願,如果他們感到挫折,我們可以陪伴他們一起面對挫折,也陪他們一起承認自己的掙扎,告訴他們要隨時調整好自己不是容易的事,我們可以透過量化的方式讓他們清楚自己目前的位置,面對眼前的挫折與掙扎自己給予1(低)到10分(高)的評分,如此一來下一次面對類似的挑戰時,能提前做好調節的準備

3. 審視環境中必要的需求與可能的干擾因素
睡眠,均衡飲食和定期運動至關重要,而這些因素需要大人的支持,檢視孩子日常活動的喜好,以運動來說有些人偏好戶外,有些人則是喜歡在室內。依照目前的生活型態幫助孩子計劃適合的活動,減少不必要的需求,確保他們不會超負荷,超過負荷的孩子常會導致異常亢奮或者瞬間斷電的現象,也可能進而影響孩子的生理功能。

4. 幫助孩子開發出屬於自己的調節工具箱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好的調節方式,有人會在上班以前先洗臉,有人會在睡前聽平靜的音樂,根據日常任務選擇適合的調節方式,孩子也不例外,我們的角色就是幫助他們開發出屬於自己的調節工具箱,這裡提出一些方式可以嘗試看看!

。心理與精神(瑜伽、冥想、音樂)
。肢體活動(運動、舞蹈、散步、伸展、創造性的活動如著色、手工)
。感官(聲音、味覺、嗅覺、觸覺、視覺圖像、本體覺、前庭覺活動)
。自我行動(自我肯定、深呼吸、緩慢計數)
。社會支持(尋求幫助、與朋友/父母保持聯繫)

5. 創造機會讓孩子做出選擇與計畫
孩子有可能會做好計畫嗎?當然可以,計畫都是從選擇題開始。「明天下午午睡後到晚餐的時間只能去一個地方,你希望去河濱公園或者是到親子館玩?」小孩子才做選擇是非常正確的觀念,也是創造機會練習簡單的分析取捨,逐漸形成決策的技巧。一開始只會是二選一,選項可以隨著孩子的成熟慢慢增加,並讓孩子安排順序;在前往賣場購物之前,讓孩子列出清單,依照購物清單安排好這次的購物順序。孩子們發展出自己習慣的思考流程,這對解決問題還有衝動的控制來說非常有益。

6. 有效的反饋
當孩子做出任何調節、自制的行為時給予立即的反饋,記得要強調是過程而非結果,這樣下一次孩子自我調節的動機也會跟著增強。也可以搭配使用獎勵,不一定要使用物質,獎勵也可以包括普通的日常特權(使用平板、上網、遊戲,去朋友家)或特別解鎖(電影、休閒地點、餐廳),這些方式都能激勵到孩子。

自我調節與大腦的成熟度有關,而日常的積累更能幫助其發展。讓孩子在安定與放鬆的環境中去練習,體驗過程的愉悅、自信與成功,隨著能力增長,就好像汽車的油箱得到擴充,雖然平時都需要用油,但若油箱內儲存的油量越多,將來面臨到緊急的時刻或者突然的變動,孩子依然能夠加踩油門,往目標前進!自我調節將是孩子獲得全面成功和幸福的關鍵。

以上皆為個人觀點分享,若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文章後回覆討論交流喔!資訊若有誤也歡迎指正。

延伸閱讀
爸媽一定要知道系列Ep8:自我調節不只是孩子的事,家長陪同孩子進化讓教養路上更順遂
爸媽一定要知道系列Ep9:哪些因素影響家長的自我調節?家長了解這5個因素,強化自身教養力

非常謝謝你願意花時間閱讀這篇文章,如果覺得內容不錯歡迎Follow、拍手或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如果你喜歡我在 Medium上的內容,歡迎同步追蹤與我合作的Facebook 專頁:爸媽3.0,在粉絲專頁中將分享更多關於教養與兒童發展的資訊。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在網頁的左手邊的灰色小手(網頁板)/下方的灰色小手(行動版)給我1–50個拍手,越喜歡當然可以拍越多,我之後會為你常寫的!另外,也希望你在下方的讚賞公民(綠色小手)為我拍手1–5次,不用花錢就能為我帶來一些收入,支持並且鼓勵我繼續創作下去!感恩!

--

--

朱老師的共融樂園
朱老師的共融樂園

Written by 朱老師的共融樂園

職業為職能治療,寫作則是與自己的對話,Podcast則是觀點的大聲公!從事於兒童領域已經十年多,從台灣開始,之後經歷馬來西亞、中國,間中持續服務各地的孩子與家長。長期在不同文化中經營專業,會這裡分享兒童發展、親職教養、家庭關係、多元文化與教育相關的資訊以及個人的觀點。

No responses yet